9月18-20日,貴州珍酒開啟“‘上市啟華章 攜手新珍程’全國酒類媒體名家珍酒行”活動。首批媒體代表抵達珍酒后,走進遵義會址、走進婁山關,走進那段崢嶸歲月。
新華社客戶端中國名酒頻道西南負責人錢小軍,財經雜志產業編輯李廷禎,新華社客戶端中國名酒頻道首席顧問、首席酒評創始人王傳才,美酒霞客創始人于瑞,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楊靜,21世紀經濟報道資深記者肖夏,新華社客戶端酒業策劃總監湯波,中國食品報社中國酒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品牌傳播網智庫創始人葉青,長江酒道聯合創始人馬華,食品酒水財經觀察家張志偉等酒類媒體大咖齊聚遵義,深入探訪珍酒釀造基地,近距離了解珍酒歷史文化故事、發展歷程及未來規劃藍圖。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珍酒李渡集團副總裁、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華還為這第一批媒體名家頒發了“貴州珍酒榮譽品鑒官”聘書。作為珍酒“智囊團”,他們將以新的身份與珍酒攜手同行,從品質品牌、市場營銷、戰略定位、品牌傳播等多方面獻計獻策,賦能珍酒邁上更高發展臺階。
【歷史、發展、未來之珍】
憑借著遵義匯川優越的小氣候、深厚的歷史底蘊、獨具特色的品質品牌品格、強大的資本加持等多重優勢,貴州珍酒凝聚出了強大的內生力量,不斷彰顯“酒中珍品”的實力。
“中國白酒一號工程”、“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貴州三大醬香品牌”、“中國四大國宴用酒”,這是珍酒的“1234四字歌”,吟誦出珍酒48年連續釀酒不間斷的堅守傳承。此次媒體深度探訪珍酒總部釀酒基地,“觀、聞、品、評”實地走訪參觀,在陳國華的解讀闡述中,更加深了對貴州珍酒所匯集體現的“歷史之珍、發展之珍、未來之珍、責任之珍、文化之珍、大美之珍”內涵深度、高度、廣度的領悟。
1975年始,茅臺酒廠原廠長鄭光先率領總酒師張支云等28位技術精英創辦珍酒廠。
1985年,在遵義召開了白酒行業最高級別的一次鑒定會,史稱"85鑒定"。會議由白酒泰斗、全國名酒評比委員會主任委員周恒剛擔任組長,方心芳、季克良等28位專家參加評定,鑒定試驗成功。
1988年,珍酒成為國宴用酒。同年,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中,珍酒榮獲國家質量獎優質獎,與茅臺、習酒并稱“貴州三大醬香品牌”。
2023年4月27日,珍酒李渡集團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979.HK,成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
作為在易地試驗廠上發展起來的酒企,珍酒證明了“即便不在茅臺鎮,也能釀出高品質的醬香好酒”的事實。它的發展,不止有先天的血統,更有后天的努力。
在此前舉行的珍酒李渡集團香港主板上市答謝會暨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向東提出七句“箴言”,要“一絲不茍釀美酒、精雕細琢造產品、耕植文化創品牌、誠心誠意建渠道、精心策劃搞體驗、實實在在做企業、勇擔責任促振興”。這不僅清晰描繪了珍酒李渡集團的發展方向,也為白酒行業如何在新周期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重要啟發。
對吳董事長的這七句話,陳國華深有感觸。他表示,從1975年到2023年,48年傳統工藝的匠心堅守、三代工匠的薪火相傳造就了珍酒“酒中珍品”的美譽。優質產能、優良產品、優秀品牌,珍酒創造了屬于“中國白酒一號工程”的傳奇。
陳國華提到,珍酒成長性包括“三位”,首先是定位,珍酒定位中高端,下一步還需要彎道超車;其次是噸位,從2020年突破萬噸產能到2023年產能4萬噸,基酒儲能6.5萬噸,產能規模位列貴州省醬酒企業前三,珍酒的產儲能實力有目共睹,資金方面也沒有欠債,整體呈現良性發展;然后是價位,未來可能會根據市場反饋往上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貴州珍酒搶抓機遇,擴產能、提品質、強品牌,陸續開啟了石子鋪老廠區、趙家溝釀酒基地、珍酒莊園(白巖溝花香酒谷)、清溪溝釀酒基地、茅臺鎮雙龍村釀酒基地和仁溪溝釀酒基地等六大項目建設。
在陳國華看來,通過項目建設,珍酒更大程度拓展了釀好酒的地方。在“十五五”期間,珍酒將形成釀酒10萬噸、儲酒40萬噸的總體規模,預計帶動上下游超過千億產值,助力貴州鄉村振興開新局、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大美之珍,醉美之境。通過打造七星級沉浸式度假莊園,珍酒將傳遞“大美必真、大美必善”的理念,樹立美學價值典范。
珍酒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創造了醬酒行業的諸多成就,同時也承載了許多艱辛。珍酒要從“心”出發,正如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提到的如何教人成賢,珍酒的使命就是釀好酒,讓人喝得順心、舒心、開心,時間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珍酒朋友圈不斷擴大】
企業的長期發展需要海納百川,開放包容,更離不開智者加持,不僅需要內部思考與規劃,更需要來自外部的建設性意見。
建設擴大“朋友圈”就是珍酒發展的重要部分。上市以來,珍酒朋友圈不斷擴大。陳國華表示,珍酒的發展就好比“萬里長征”,在新的階段想要上升新的高度,就需要廣交朋友,虛心求教,不斷將工作落到實處。
“此次全國酒類媒體名家珍酒行,目的就在于開門納諫,邀請各位資深業內人士給珍酒出主意、提意見,立足珍酒看珍酒,跳出珍酒看珍酒,從珍酒的成長看珍酒的變化,從而賦能珍酒未來?!标悋A在座談會上說道。
座談會上,手聘的媒體名家們作為“珍酒人”,暢所直言,紛紛表示,如今,中國白酒已經劃分了多個品牌陣營,茅臺、五糧液在內的千億頭部陣營已基本固定,然后是三百億區間的三強之爭,接著是兩百億區間,再然后是呈現空缺之勢的百億陣營。百億是企業規?;?、品牌化的重要分水嶺,跨越百億很難,而珍酒具備沖刺百億的條件。
大家認為,對于珍酒的發展,塑造差異化、個性化的品牌價值十分關鍵,打造市場化大IP,具備屬于珍酒的風雅、風骨、風情,向行業和市場傳遞“珍酒是一瓶最珍貴最好的酒”的理念和內涵。
珍酒要學會搶人心,包括經銷商和消費者。從“一個人說珍酒好”到“千萬人說珍酒好”,尊重體驗和分享。在社會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重新審視價格定位,形成消費者認知。然后,做好事件營銷和故事傳播,包括財報業績、生產基地、產能建設、好水好糧好工藝、文化故事等多方面內容,做好節點性事件宣傳,做到消費領域更廣更深的滲透。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珍酒要更加謹慎細致,少犯錯甚至不犯錯,走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之路。
品牌傳播網智庫創始人葉青在交流中分享觀點時表示,第一次走進珍酒是2021年底曾經專程來調研,本次再到珍酒,感受到巨大的變化。珍酒文化需要進一步全面持續傳播,特別是從酒圈層內熱要拓展到普通消費者層面認同的外熱,將珍酒故事講透講深,得到市場廣泛信任,比如匯川區優質水源就是一個值得深度挖掘的點。還有通過打造珍酒年度文化節、高規格專家論壇、文創產品等多種形式打造品牌價值,還可以通過新西蘭一帶一路資源合作、借力中國食品工業品牌博覽會等做好文化活動和品牌傳播、市場推廣,促進資源互通和整合服務珍酒發展需要。
錢小軍表示,珍酒是酒行業有名號、有國家背書、有實證的“異地茅臺”,這是值得傳播的重要品牌價值;無論是做酒還是待客,珍酒都用的是真心,實實在在做事;在吳董事長領航下,珍酒精準把握了發展的每個關鍵節點。珍酒蓄勢待發。希望以后我們能做好珍酒的前衛兵和服務員,與珍酒共同成長和發展。
酒業分析師肖竹青、王傳才、李廷禎等,從財經觀察角度解讀珍酒發展提出建設性的分析,精彩觀點也得到大家的共鳴。多位媒體人還從價格、戰術角度提出珍酒在速度、定位的新思考。
雄關如鐵,珍酒可期。陳國華表示,珍酒不僅要立足自身,更要著眼行業,不斷加強學習,建設企業智庫,大力推動“走出去、請進來”。同時,“行業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珍酒需要多維度共建,包括專家和酒企共建、企業與企業共建等,還希望通過“自轉”帶動“他轉”,引領地方經濟發展。
葉歌觀酒認為,在中國名酒品牌中,珍酒是中國酒極其罕見的獨特存在。創立初期有國家層面酒業發展之需的背景,有發展中長期穩定對極致品質的匠心堅守,有邁進新發展階段迎來上市的絕好機遇,天時地利人和,中國酒業必將會進入一個珍酒時代,堅信以品牌厚實力晉升中國白酒一線賽道的珍酒,積蓄的巨大價值與能量即將迎來爆發期。
(葉歌觀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